原来开斋节不是“马来人新年”!派青包是受华人文化影响?

开斋节对于世界各地的穆斯林而言是非常重要神圣的节日,而在大马,不少非穆斯林一直都称呼这个节日为“马来人新年”。其实,这是一场美丽的误会。与此同时,我们对开斋节的不了解,也加深了不少我们对这个节日的误会。马上来好好了解开斋节吧!

相关文章:穆斯林在开斋节的第一天都做些什么?为什么要去扫墓? 

(图片来源:Wonderful Malaysia)

开斋节是“马来人新年”?

对华人而言,农历新年就是最重要的日子,对比起来,马来人最重要的日子看似就是开斋节,同样有两天的公共假期、家人会团聚一起、派青包等等文化,加上到处都能听到开斋节的歌曲,还有特备节目、公共场所的布置等,都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华人农历新年。于是,就出现了“马来人新年”这个名词。

(图片来源:BloomThis)

并非“庆祝新年”

大马华人穆斯林雪兰莪分会主席廖勇锋向《星洲日报》表示,开斋节并非“庆祝新年”,而是庆祝穆斯林战胜了自身的欲望,结束了一个月的斋戒月。

他也说,开斋节并非马来人的专属节日,而是属于穆斯林的,其中包括了华裔穆斯林、印度穆斯林,还有世界各地的穆斯林。

(图片来源:CultureTrip)

没什么特定禁忌

农历新年期间,有着大大小小的禁忌,像是不能洗头、不能扫地等,那开斋节有没有禁忌呢?廖勇锋说,穆斯林的开斋节并没有什么特定的禁忌。

大马华人穆斯林协会柔佛分会主席朱寿强接受《东方日报》采访时则表示,虽然开斋节期间穆斯林没有禁忌,但佳节期间通常会换掉家中的窗帘,此举没有什么特定含义,只是希望家中美观。

“Selamat Hari Raya Aidilfitri”的含义

廖勇锋说,我们在开斋节常常听到的“Selamat Hari Raya Aidilfitri”中的“Aidilfitri”是源自两个字,Aidil意思是“回归”,Fitri是“原点”,代表了结束斋戒月之后,庆祝开斋节的意思,除了庆祝自己成功战胜人的欲望,也代表了回归人性“原点”,“回到本性”的含义。

(图片来源:Tsem Rinpoche)

派清包是开斋节传统?

廖勇锋解释,其实穆斯林是原本没有“派清包”的文化,这是受到华人农历新年派红包的影响,因为大马是多元种族国家,许多文化和习惯会交织在一起,这也是大马文化的一种美。

一名穆斯林销售员沙丽查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表示,自己在开始工作后就会给家乡的父母青包,也有民众受访时表示,在70年代时,长辈是直接给20仙或30仙零钱(duitraya),所谓的青包是在90年代末才出现,将钱放进青包的文化(sampul hijau)。

“虽然是源自华人新年的传统,但这个影响是好的,因为互相给予是最好的行为。”

朱寿强指出,一般来说,有经济能力的人会给没经济能力的人青包,与辈分没有直接的关系。

(图片来源:东方日报)

穆斯林喜欢在开斋节传统服?

相比于大马华裔,大马穆斯林在重要日子会更常穿传统服装。在开斋节期间,穆斯林一家人通常会穿着同色系的传统服装,在大街小巷可以明显区分谁是一家人,非常特别。

接受《东方日报》采访的巫裔同胞表示,在开斋节首日,他们一定会穿传统服装,这是一直以来的文化。另一名经营服装店的老板也说,通常在开斋节第二天后才会以不同服装搭配。

相关文章:穆斯林在开斋节的第一天都做些什么?为什么要去扫墓? 

文章资料来源:星洲日报星洲日报东方日报东方日报东方日报

部分照片取自网络,内容皆由MOPress平台的MOPress投稿员撰写,若想参考请附加此文的链接。照片或文章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告知,谈谈网必定删除,谢谢!

复制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