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商品禁令上路,恐冲击美国多项产业
美国总统拜登2021年12月签署《维吾尔族强迫劳动预防法》,自今年6月21日起生效。未来除非进口商能证明商品生产过程无涉强迫劳动,否则无法进入美国。
根据该法,进口商必须向美国海关提出「清楚且可信的证据」,证明产品生展过程没有涉及强迫劳动,否则所有来自新疆的商品,一律会被认定为强迫劳动而成,美国企业不得进口全部或部分「新疆制商品」。
「进口使用强迫劳动制造的商品,是对我们国家价值和人权的侮辱。」美国国土安全部负责政策的副部长罗伯特‧西尔弗斯(Robert Silvers)在声明中提到。
新疆出口的部分主要商品包括棉花丶西红柿、用于太阳能板的多晶矽。这些品项在该法中被指定为「优先关注」的重点商品。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表示,去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了约90亿美元的棉花产品,其中20%的美国服装含有新疆棉花。
冲击产业
目前,主要的电动汽车电池和储存可再生能源的电池,几乎都是来自中国,其中新疆占最大宗。这些电池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关键角色,尤其在应对气候变迁的问题,因此该出进口禁令可能冲击部分产业。
美国《纽约时报》引述贸易专家说法报导称,数以千计的全球公司在供应链上仰赖新疆,但如果美国全面执行新法,可能会导致许多产品在边境被封锁。另外,有鉴于中国供应链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如何确保产地来源将会是一件棘手的工作。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日前指出,美国约有85%的太阳能板来源依赖中国进口,但因为太阳能板产地新疆存在强迫劳动的人权问题,因此美国并未决定是否暂停征收中国进口太阳能板关税。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6月13日曾批评,中国是全球光电制造和装机应用第一大国,美国故意制造散播关于新疆「强迫劳动」等谎言的目的,就是为把中国从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中排除出去。
国际律师:对中国立案调查
与此同时,国际律师在周一(20日)向检察官提交新的证据卷宗,并再次呼吁位于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就中国政府对维吾尔人及穆斯林群体犯下严重罪行立案调查。
美联社报导,新提交的证据里,包括一位2018年逃离拘押营的目击证人的证词。证词提到,他和其他人遭受到酷刑,被迫接受治疗,还「被注射不明物质」。
律师团试图援引国际刑事法院调查缅甸迫害罗兴雅人的先例,因为在此案中,缅甸并非该法院的成员,但缅甸军队被指控大规模驱赶和迫害罗兴雅人,迫使几十万罗兴雅人越境逃入孟加拉,而孟加拉是国际刑事法院成员国。
国际刑事法院2019年裁决,该庭「可以对部分发生在成员国领土上的犯罪行为行使管辖权」。
英国律师罗德尼‧迪克逊(Rodney Dixon)表示,新的证据揭露了一项详细的计画,即邻近的国家和国际刑事法院成员国在领土上抓捕维吾尔人,强制将人送回中国。
律师团在声明中提到,「国际刑事法院应针对成员国领土上发生,并延伸至在中国领土上罪行,立即采取调查行动。」
版权声明:本文乃德国之声特别授权刊登之内容,未经许可请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