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口罩发明者竟是来自大马人?!还是一名来自槟城华裔!
不说你不知道,口罩在这个在疫情泛滥时期被视为比黄金还要珍贵的东西!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华人发明,而且还是马来西亚槟城人!这位华人之光名叫伍连德,祖籍于广东台山,1879年3月10日出生于于槟城。他爸爸叫伍祺学,是槟城出名的金饰商。
从小,伍连德就凭着天资聪敏加上自身非常刻苦耐劳,所以在学校里的他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直到17岁那年,伍连德获英国女皇奖学金,赴剑桥大学意曼纽学院学医。求学期间,他几乎囊括了学校所有奖项。1902年,他获得医学士学位,先后在英国利物浦热带病学院、德国哈勒大学卫生学院,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进修与研究。更令人倾佩的是,年纪轻轻的他尽然再24岁那年,在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5岁时,伍连德决定离开英国,回到槟城开设自己的私人诊所,并致力于社会改革。但他觉得始终不满足,总想做一点儿较大的医务事业,同时也想得个机会为祖国服务。1907年,伍连德应清朝直隶总督袁世凯聘请,出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
1910年,清王朝最后一年,哈尔滨爆发了一场极其严重的传染病。伍连德到达哈尔滨,而那时跟随他的只有一位教员和一位学生。观察了几天,他们依然没有找到疫情的来源。他们发现瘟疫感染者发烧、头痛、胸闷、干咳,不久即窒息死亡,死后皮肤呈青紫色。为弄清疫情来源,伍连德决定冒险解剖尸体,这对当时文化没有那么开明的时代来说被这是大逆不道的。所以伍连德只好躲在在当地一间贫民窟里,进行了中国医生的第一例人体解剖。经过分析证实,哈尔滨流行的是肺鼠疫,通过人际呼吸飞沫传播。这是科学史上,第一次提出鼠疫分类。
为了防止飞沫传染,伍连德专门设计了一种双层纱布口罩,用于隔离病患,后来被称作“伍氏口罩“。这种口罩制作简单,每个只需国币二分半!此外,有了这个口罩,死亡率也大大降低。在1911年4月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上,这种方便、实用的口罩受到各国专家的赞赏。当防疫进入最后阶段时,考虑到腐尸极有可能成为新的传染源,伍连德又说服大家,将染病尸体集中火葬。由于“有违”传统人伦,此事上报清廷并获准后才予办理—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火葬。
在伍连德的努力下疫情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迅速被制服,死亡人数下降为0。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成功控制传染病的行动。1935年,他被提名为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候选人,是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伍连德在他有生之年在一共在中国主持兴办了20多所医院和医学院校。大名鼎鼎的协和医院,其创建就与他密不可分。1937年,他举家南下,回到马来西亚槟城。这位叱咤风云的一代英杰,除了是我国之光,他伟大的事迹值得被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