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刷手机伤害大?这项研究竟得到不同答案!

大家都知道,也经常被警惕:睡觉前最好不要刷手机,除了对眼睛不好之外,也会影响睡眠,打乱正常的生物时钟。

另外也有说法指,睡前刷手机也会加重负面情绪,也有科学家透过实验发现,夜间增加光照尤其是蓝光,也就是手机灯电子设备,会影响大脑的特定神经环路,诱发抑郁症相关症状

但也有科学家最近针对年轻人深夜刷手机进行研究,发现事实可能不是这样,睡前刷手机甚至可能有好处?!

(图片来源:网络)

睡前玩手机有积极作用?

根据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一项研究发现,睡前玩手机对于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冲击可能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严重,甚至可能还有一些积极的作用

根据这份发表在《科学报告》期刊上的研究显示,与主流猜想相反,睡前使用手机和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没有直接密切关系,可能是因为使用手机已经是一种社交行为,对于心理健康反而有连带的利益。

这项研究涉及了800多名丹麦大学生,并对他们进行追踪调查,研究员调查他们的智能手机,并安装运行的定制软件获取使用频率,获得了4个星期的数据。

(图片来源:网络)

长期数据显示与负面影响没直接关联

根据数据显示,16个工作日里,被调查者的睡眠期间记录到了25万次智能手机活动,包括听电话,发信息,在社媒发帖或点赞等活动。

之后研究员开始调查并随访,评估这些年轻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孤独感,抑郁症状,压力程度,生活满意度等。研究了使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排除掉了潜在的混杂因素,查看参与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否和睡眠期间使用手机有关。

结果根据数据显示,相比晚上不刷手机的参与者,刷手机者而连续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参与者,调查开始时压力感和抑郁症状相对比较高一些,但在平均4个月随访期间,睡前刷手机和感知压力,孤独感和生活满意感之间并没有明显关联。

(图片来源:网络)

部分调查者抑郁症状下降

而与晚上不刷手机的参与者相比,尽管比例不高,但多个晚上刷手机者从基线到随访,抑郁症状都出现小幅度下降。

这种变化可能显示使用手机的这些场景是一种对心理健康有益的社交现象,对于参与的大学生而言,形成社交网络和参与社交互动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随意虽然晚上刷手机有可能影响睡眠,但社交的利益可能会抵消掉一部分负面后果。

早前,一些研究包括美国曾经对300名智能手机用户进行的调查发现,焦虑症与刷手机活动有关,包括相比社交互动,获取新闻,娱乐,消费等于焦虑的关联更密切。

无论如何,为了身体和生理健康着想,还是不要睡前玩手机比较好,维持良好的睡眠习惯,确实对大脑健康有益处。

文章资料来源:新浪

*部分照片取自网络,内容皆由MOPress平台的MOPress投稿员撰写,若想参考请附加此文的链接。照片或文章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告知,谈谈网必定删除,谢谢!若你也喜欢写作,那就马上加入MOPress

Float Widget

复制网址: